分拆服装业务 杉杉系上市公司有望扩至6双赢彩票家

  双赢彩票       |      2023-06-04 22:49:31

  双赢彩票“依靠服装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杉杉创始人郑永刚曾这样说。被称为中国服装业第一股的杉杉股份正计划将服装业务剥离。但这并不意味着郑永刚将“退出纺织服装业”。

  日前,杉杉股份公告称,将对其服装业务申请赴港上市。计划一起分拆上市的,还有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如果顺利完成,杉杉系的资本版图也将有望延伸至港股,届时杉杉系旗下将控制6家上市公司。

  靠服装业起家的杉杉股份(600884)正准备将这一曾经的主业从上市公司中剥离出去。不过在杉杉股份的表述里,这并不意味着“抛弃”:曾为杉杉立下汗马功劳的服装业务被安排了新去处。

  在杉杉股份近日公布的一项计划中,准备对旗下的服装业务进行资产重组,将控股子公司“杉杉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成公司经营服装业务的唯一平台,并以该平台为主体,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

  此外,与服装业务同时从上市公司剥离的,还有公司旗下的一家融资租赁公司。6月6日,公司股东大会将对上述议案进行投票表决。

  有分析认为,此次分拆上市完成后,连年来业绩表现不佳的服装业务将不再“拖后腿”。2015年业绩数据显示,公司服装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亿元,同比下降49.32%;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2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在此之前,杉杉服装业绩在2012年出现大幅滑坡,并于2013年、2014年连续亏损。服装业绩的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杉杉股份的盈利水准。

  1989年,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主营男装的设计和生产,1996年,杉杉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品牌也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发展的前20年中,服装业务一直是杉杉的骄傲所在。但情况在最近几年急转直下,2013年,这个曾经的国内名牌服装的代表,一度被爆出在商场遭遇“衬衫10元大甩卖”的窘境。

  2015年的扭亏并不能看作服装业务的“复兴”迹象:期内针织品业务的剥离,是2015年服装业绩“好看”的主要因素。刨除这一因素,杉杉的服装业务并没有实现实质性的好转。在这一现实下,让服装业务“离家单飞”,也被解读为一种“甩包袱”策略。

  “服装经过20年的发展,只占到去年总营收的13%,净利润占比大概是10%。今年一季度服装只占到我们整体收入的10%不到。”5月18日,杉杉股份董秘钱程在出席某论坛时,对分拆上市做出了一番解释,“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现在想把整个服装业务包括我们的西服及其他品牌业务,做一个挂H股的安排,这件事情我们正在抓紧做。做完以后服装就等于是一个分拆出去的单独的上市公司。”

  但公司并不认为分拆看作抛弃。在公司不久前召开的投资者交流会上,有投资者问及公司“分拆服装业务H股上市的考虑”,公司的回应是“分拆上市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公司服装业务的发展壮大。”

  对于杉杉股份而言,在锂电池领域的布局已非朝夕。1999年,公司成立“杉杉科技”,正式涉足锂电池业务,经过多年投入,锂电业务赶超服装成为杉杉的另一大主营业务。假如此次分拆上市顺利完成,锂电池将从目前上市公司的营收“主角”正式变为唯一主营业务。

  从不久前公布的2015年业绩来看,锂离子电池材料全年实现销售量40613吨,同比上升46.2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亿元,同比上升41.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97万元,同比上升28%。

  近两年来,每当资本市场锂电池板块“闻风而动”的时候,杉杉股份就会以概念股的身份冲击涨停。今年“两会”后,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利好,锂电池概念遭到资本市场的一轮爆炒。

  近期,杉杉股份在该领域继续加码:5月6日,杉杉股份针对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推出一项巨额定增,拟以22.97元/股,非公开发行1.5亿股,募集不超过34.46亿元,布局锂电池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等项目。其中,杉杉股份控股股东杉杉控股将以20.67亿元认购9000万股,堪称大手笔。

  不过,单凭锂电池业务似乎难以支撑上市公司目前的盈利水准。2015年年报显示,杉杉股份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7.58%;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5亿元,同比增长90.81%;按照这一净利水平来看,未来将作为唯一主业的锂电池业务,去年实现的净利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例仅约15%。

  去年支撑杉杉股份业绩的,既非原有的传统服装主业,也非新上位的锂电主业:2015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通过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共计6.15亿元,其中,主要是出售宁波银行股票产生的收益。

  粗略估算,去年通过“炒股”实现的净利润占去上市公司总利润的90%以上。该项收入来自多年前一项投资的变现。

  2015年,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的方式,杉杉股份对所持宁波银行股票进行了减持。期内公司累计减持宁波银行3349万股,获得投资收益(含税)6.1亿元。资料显示,2004年,杉杉股份成为宁波银行的股东;2014年,即在持有宁波银行10年后,主营业绩不振的杉杉股份首次卖股进行“输血”,当年从中获利超2亿元。

  截至目前,杉杉股份在“炒股”这一领域仍然“弹药充足”。数据显示,至2016年3月31日,杉杉股份以4.52%的持股比例,仍然位居宁波银行第五大流通股东。此外,公司还持有稠州银行2.47亿股,占稠州银行总股本的8.07%。

  “虽然没有名分,但炒股才是杉杉最新的主业”,雪球论坛上,有投资者戏称,在锂电池业绩足够支撑公司盈利重任之前,单靠炒股似乎“也够吃上一阵子”。

  “杉杉股份”从来不是杉杉系的唯一筹码,如果此次分拆上市能够顺利实施,“杉杉系”旗下将拥有6个上市公司平台。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杉杉系的动作悄然加快。2015年年底,上市公司艾迪西宣布被申通快递借壳上市,消息公布后,艾迪西迎来13个涨停,从停牌前的13.7元涨到47元,“杉杉系”旗下公司成为幕后赢家。2014年11月,“杉杉系”旗下“泓石投资”耗资12.9亿元受让艾迪西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的8950万股份,杉杉股份实控人郑永刚成为实际控制人,并推动艾迪西的重组。按照最新股价,杉杉系已浮盈11亿。

  在此期间,杉杉系还入主江泉实业。2015年6月10日,江泉实业控股股东华盛江泉将其持有的江泉实业9340.32万股,以8.67元每股的价格,分别转让给宁波顺辰投资和李文。宁波顺辰投资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资料显示,由杉杉股份董事长郑永刚持股90%的宁波青刚投资有限公司,拥有杉杉控股61.81%股份,而杉杉控股为顺辰投资的全资控股股东。由此,江泉实业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郑永刚。

  早在介入上述两家公司之前,“杉杉系”还曾经成功运作中科英华并在去年下半年实现“全身而退”。

  加上上市公司杉杉股份,以及即将从上市公司中拆分的服装和金融业务,“杉杉系”旗下将拥有6个上市公司平台,资本版图将再度扩张。郑永刚曾公开表示,“做上市公司的并购、整合、再升级,将是杉杉今后最重要的业务模式之一。”

  不过,对于此次分拆上市的前景,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尚难判断。“相比内地服装板块的长期低迷,港股市场对于纺织服装股的认可度相对更高一些。”但他认为,杉杉的情况可能略有不同。“不同于直接在港股上市的服装股,作为在原上市公司中长期不佳的业务板块,已有‘绩差’表现的杉杉服装业务,到了港股市场上,不一定能被高看一眼。”除此之外,证监会对于境外分拆上市的诸多限制,也给杉杉的分拆计划留下悬疑。

  靠服装业完成原始积累后,带领杉杉系进行多项资本运作;两度充当“壳中介”,其中借艾迪西浮盈11亿

  在服装圈,郑永刚这个名字已经响彻多年,而在资本圈,郑永刚才逐渐开始崭露头角。通过近两年在资本市场的闪转腾挪,郑永刚有望成为6家上市公司背后的实际掌舵者。

  与其宁波老乡兼同行、雅戈尔董事长李如成相比,杉杉集团的掌舵者郑永刚显得更为高调和自信,“口气”也更大。1989年,时年30岁的郑永刚创立杉杉西服,二十多年的“风光”过后,服装主业渐趋没落。依靠服装业得以发家的郑永刚说,自己现在的愿望是被称为“金融家”。近几年来,通过对多家上市公司的介入,郑永刚的资本手腕开始显露。

  2015年,郑永刚公开总结称“在资本市场,杉杉的服装概念已经很淡了。”基于这种认知,郑永刚带领杉杉系进行了多起资本运作,而原有的服装主业慢慢被边缘化。对于服装实业的凋零,郑永刚并无太多遗憾,他对此的理解是“转型成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郑永刚将转型比作“找对象结婚”。“转型是企业自身的需求,就像人到年龄了要找对象结婚,不是父母要求才去结婚。”

  在郑永刚看来,服装主业的最大作用是帮助杉杉完成了原始积累,早早上市,并取得雄厚资本。这个时候“再接着干老行当肯定不行,要转型升级。”郑永刚说,得益于十五年前对转型的前瞻性思维双赢彩票,目前“杉杉转型已经成功。”

  郑永刚所指的转型,绕不过其近年来的大量资本行动。这些投资不光涉足银行和保险,还通过多家私募基金和创司进行期货、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业务。其中,尤以其两度充当“壳中介”受人瞩目。在对上市公司艾迪西和江泉实业的介入和运作过程中,郑永刚个人“财技”发挥出色,且手法类似:先后通过新设立的投资平台,采用协议转让的方式迅速入主,控制公司后,并不将精力用在经营上,而是立即通过更换管理层等方式推动重组,以实现最终的卖壳。

  随着申通快递借壳上市的“好消息”传来,郑永刚对艾迪西的资本操作已被证明初步成功。郑永刚介入艾迪西时付出成本为12.9亿元,按最新市价,其持股价值共计约24.1亿,浮盈超11亿元。而江泉实业的重组则仍在计划中。

  自打上市之初,杉杉股份就常被拿来与同在宁波的上市公司雅戈尔做比较。二者甚至在发展的多个阶段都曾上演同城“德比”,其“转身”的动作也如出一辙:发展之初,雅戈尔和杉杉都曾是男装名牌;多元化过程中,雅戈尔和杉杉都曾有“三驾马车”;近两年,雅戈尔和杉杉都通过炒股获益颇丰……

  两家上市公司甚至连在资本市场上所遭遇的非议也都是“不务正业”。作为服装主业上市公司,雅戈尔的利润贡献来源于炒股和房地产,而甩开了原始服装主业的杉杉,其高科技新主业的实际贡献也并不突出。

  随着两家企业的同时转型和对服装主业的偏离,雅戈尔和杉杉之间的同行业竞争也已淡化,但资本市场似乎没有忘记两家公司的渊源。有人猜测:两位宁波老板之间,谁能将各自的服装公司带去更好的地方?与李如成带领的雅戈尔相比,郑永刚治下的杉杉显得更“不切实际”一些,在雅戈尔大搞房地产、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的时候,杉杉将目光投向市场化程度尚不成熟的锂电池行业。

  “从资产规模还是营业收入来看,杉杉与雅戈尔差距较大,目前涉足的锂电池、新能源汽车领域属于回报周期长且风险较大的行业。”私募界人士孙江分析称,“从资本角度来看,雅戈尔的投资方向似乎更现实。”

  君康人寿日前公布的年报显示,2015年利润同比下跌逾九成。有知情人士称,郑永刚与正德人寿现任总裁何志光的分工明确,郑永刚负责投资,而何志光主要负责业务发展,以提供大规模的保费收入来补给投资业务。

  原股东状告保监会、前董事长公开呛声保监会、从筹备到现在12年两易其名……君康人寿(原正德人寿)的命运多舛但又极其彪悍可见一斑。2014年6月正德人寿偿付能力风波之时,其共有5家股东:宁波市鄞州鸿发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波威控股有限公司、美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伟杰投资有限公司、福州天策实业有限公司,各持股20%。

  随后,新的实控人确立后,中科英华宣布拟更名为诺德股份,打造“产业+金融”双主业的战略。 至此,稀土成为中科英华的一场旧梦,而直到郑永刚开始减持后,仍有投资者追问公司,大家都是冲着厚地稀土来投资,“中科英华还能实现转型稀土的战略目标吗?”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科英华之前,西藏发展也曾收购厚地稀土部分股权,但同样是因为“收益达不到预期。

  2015年,公司服装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亿元,同比下降49.32%;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将期内服装业务的盈利原因归结为公司多品牌业务亏损同比缩减及剥离针织品业务所致。

  杉杉股份原本是一家主营服装服饰产品的上市公司,近年来实现了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业务的转型。根据2015年年报,公司服装业务净利润1762万元;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净利润9997万元。

  杉杉早年前就已经开始转型,如果我们现在才开始转型,那杉杉今天可能都不存在了。 今天,服务业已成为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战场。企业要直面挑战,更要抓住时代的机会进行创新。未来,谁引领了服务经济发展的潮流,谁主导了服务产业的创新,谁掌握了服务市场的导向,谁就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通过上述措施,加大了自主品牌建设力度,使“潮南内衣家居服”区域品牌形象逐步形成。目前,潮南已经成为内衣家居服装品牌企业集聚区、高端制造领跑区、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区、产业价值链延伸拓展示范区和绿色发展先行区。首先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的品牌强企工作,加强了品牌宣传和推广的力度。

  ”在看来,面对前景不太明朗的服装市场,与其做过多投入,不如稳住现有业务格局。 记者了解到,虽然外贸环境的不振让万发的订单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但对于发展新的业务模式,从内销市场寻找机会,万发尚且没有明确的计划和举措。 澳森制衣是保定有名的一家服装代工企业,其除了服装业务之外,还有商业地产和酒店等投资项目。“服装绝对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我们主要的客户是北京铜牛和探路者。

  从中长期看,股市依然向好,但在股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短期要关注业绩增长能否和股价相匹配。

  近期南船对旗下上市公司重组方案的调整,无疑引发了市场对此次南船业务整合的猜测。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机遇。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现在企业拟IPO热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业对于是否要冲层保层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A股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核心组成部分,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上下互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