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探秘】王双庙村几代人的服装记忆双赢彩票

  双赢彩票       |      2023-01-14 00:16:11

  双赢彩票建国以前,王双庙村里只有几户富裕人家穿绸缎或麻类服装。贫苦村民全是自己纺织的老粗布,且还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见一件衣服穿十年八年不稀罕。老农民的形象为粗布裤子灰色袍,两道眉的疙瘩底鞋,结实耐用;春秋服装多是自织粗布叫染坊染成深蓝、浅蓝或黑色;妇女衣服所需面料为美观起见,还染成蓝底带白碎花,染好后听染坊摇鼓,便拿牌对上码子付钱取布。俗话说:“染坊取布—对上牌”这句歇后语就来自此。

  建国以后,随着国家纺织业的发展,平面布料服装成了主流(俗称洋布);20世纪60年代末,各种机制斜纹布、哗哒尼、卡琪、毕机尼布料进入百姓家,妇女多用“久兰、老兰”平面布,逐步替代了家纺老粗布。不过还是凭布票供应。没办法,当时连日本进口包装袋也需要托人才能买到,群众看到机关干部穿上尿素包装袋做的裤子,编了一段顺口溜:“清河小干部,穿着尼龙裤,前边日本产,后面是尿素,左边含氮量,右边是百分数”来讽刺脱产干部。

  新世纪以来,布料以化纤面料较多:绵纶、晴纶、氯纶、维纶、丙纶、羊绒尼、牛仔布、条绒、平绒、割绒等举不胜举,且颜色、花样、幅宽规格不一。

  解放前后,村民春夏秋冬服装均由家人用手工缝制。1958-1963年大队成立了缝纫组,有缝纫机6台,村民缝制衣服可到缝纫组制作,做衣服用工分交易,由于三年自然灾害,时间不长,便一哄而散。1965年“文革”以后,市场上出现了个体缝纫户,村民韩爱玲带领女儿王志敏在本村开展了缝纫加工业务。之后又有王书芹、王书爱开办缝纫业务。70年代于印连又带领两个儿子儿媳在戈仙庄办起缝纫门市,缝纫业为王双庙村民的穿衣问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70年代县内办起缝纫学校,中学毕业的学生大都去上缝纫学校学习2-3个月,已成时尚。学习自裁自缝手艺,省时省力省钱,且样式跟潮。当时家家都有一台至几台缝纫机(因为当时缝纫机是新婚嫁妆的必需品)。双赢彩票村民家家都有缝纫工。

  解放前后,男式上衣是对襟圆领,大襟外补一个大口袋;裤子均为大裤裆挽裤腰,用一条白粗布做的腰带(裤腰带),有的在前边一个口袋,有的一个口袋也没有。男性为了推车担挑方便,专门穿半截大裤衩子(即半截裤子),冬天则穿不带腰的衩裤;稍为富裕点的冬季做一长袍(大部分为灰色),有棉有夹,右开大襟防风保暖,且显富贵有派头的样子。头戴鸭舌帽(即大三块),头顶带一标志,有玻璃的,也有用布缝的疙瘩。腰间扎一粗展带,系一活捆,两端向腰间一掖,显得很气派。

  女装上衣大多数带大襟为主流,核桃疙瘩扣5个(俗称四六不成材),右侧底襟上缝一小口袋,放钱和戒指用。下衣为大裤裆,挽裤腰,宽裤腿,为多穿几年,不分前后;青年女性曾一度时兴过一段“列宁装”,大尖领,双排扣,时尚、俏俊,不失文雅大方之风度。

  解放后60-70年代,男式上衣多着中山装和学生装、衬衣、汗衫;春秋天着秋衣、线衣;冬季有棉卡克、棉衣、绒衣、毛衣、皮衣。“”期间,男女老少都时兴军装绿,军帽、军鞋,就连部队上丢的军用废品在地方上也成了香饽饽。

  90年代中期,由于王双庙工副业业务员跑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地的流行服装带到家,不论什么潮流、本村总是先行一步,西服、领带、夹克衫、牛仔服、迷彩服、运动服、唐装、长袖、短袖、T恤衫、仿古裙、吊带裤、缩身脚蹬裤、长腿袜及各种羊绒制品服饰都流行过一段时间,流行凸现身体线条美已成为青年男女的追求。近几年,有的男女青年受电视台上潮流派的影响,下衣也穿上带洞、毛边裤;上衣出现了挂带、露肩膀,露前胸的服装。男女裤子不带腰、浅裤裆等一些稀奇古怪的服装屡见不鲜。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妇女兴起保暖衣、大中小款裙和齐袍在农村妇女中已形成潮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